課程資訊
課程名稱
莎士比亞問題劇
Shakespeare’s Problem Plays 
開課學期
104-1 
授課對象
文學院  戲劇學研究所  
授課教師
林于湘 
課號
Thea5221 
課程識別碼
129 U1250 
班次
 
學分
全/半年
半年 
必/選修
選修 
上課時間
星期二2,3,4(9:10~12:10) 
上課地點
總一館210 
備註
本課程中文授課,使用英文教科書。兼為歐洲暨歐盟研究學程。
限學士班三年級以上
總人數上限:40人 
 
課程簡介影片
 
核心能力關聯
本課程尚未建立核心能力關連
課程大綱
為確保您我的權利,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
課程概述

藉由解析莎士比亞六個問題劇劇本,配合閱讀時人對於相關文本的討論、評述,以期應用批判性的眼光,在現?當代思維與文藝復興時代西方正典之間,架建起對話的場域和詮釋的理由。 

課程目標
藉由解析莎士比亞六個問題劇劇本,配合閱讀時人對於相關文本的討論、評述,以期應用批判性的眼光,在現?當代思維與文藝復興時代西方正典之間,架建起對話的場域和詮釋的理由。 
課程要求
(1) 本課程不開放旁聽。
(2) 本課程非研究所討論課,因此會以單一授課者講說的傳統課程設計為主。在特定的周次 (詳見下表) 會安排同學口頭報告。平日課堂中亦會適時適量穿插問題討論。
(3) 請同學不要缺席,不要遲到。無重大理由遲到15分鐘 (及以上) 者,視同缺席計。除了難以預知的急症和突發變故,請假必須要由本人親自於事前 (至遲為上課前一天) 告知授課老師 (可以接受email告知的方式)。最後請請假同學務必要上MyNTU完成請假簽核並經教師批准的動作才算數,以便留有可追溯之正式紀錄。學期內缺席 (含有正當事由的請假,亦含遲到15分鐘以上) 三次者,將會嚴重影響到最後學期總成績的評分 (也就是說,遲到、請假、缺席第三次,學期「總成績」直接扣五分。第四次「總成績」扣十分。第五次扣十五分。第六次以X等第 (即零分) 計。參與本系學製、本系畢製、代表學校參加比賽並出具有效之公假證明單,則不以缺席計)。整體評量由以下三項組成:出席聽課 + 參與研討:為必須。不出席之次數超過規範,則扣分;上課有特殊表現 (如踴躍參與討論並有極佳的發言,另行加分。) 學期主要口頭報告 (一次):50%;期末書面報告 (一篇):50%
 
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
 
Office Hours
 
指定閱讀
 
參考書目
(1) 漢斯—迪特爾.格勒弗特、許惠容譯:《莎士比亞與他的時代》,臺中:晨星出版,2007年。
(2) 孫惠柱:《第四堵牆:戲劇的結構與解構》,上海:上海書店出版,2006年。
(3) 孫惠柱:《摹仿什麼?表現什麼?》,上海:上海百家出版,2009年。
(4) 善謀.姜生著、張惠鍞譯注:《莎士比亞劇集前言》,臺北:聯經出版,2005年。
(5) 李偉民:〈浪漫主義精神的激情宣洩〉,《中西文化語境裡的莎士比亞》,上海:上海外語教育,2009年,頁26-127。(這部分是十八、十九世紀浪漫主義觀點的幾個重要莎評彙整,可以參考)。
(6) 談瀛洲:《莎評簡史》,上海:復旦大學,2005年。
(7) Wells, Stanley, ed. The New Cambridge Companion to Shakespeare. Cambridge: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, 2010.
(8) Greenblatt, Stephen. Will in the World: How Shakespeare Became Shakespeare. New York: W. W. Norton & Company, 2004.
(9) Brown, Richard Danson, and David Johnson. A Shakespeare Reader: Sources and Criticism. New York: Palgrave Macmillan, 2001.
(10) Kott, Jan. Shakespeare Our Contemporary. New York: W. W. Norton & Company, 1964.
(11) 羅科爾奈留.杜米丘主編、宮寶榮等譯:《莎士比亞戲劇辭典》,上海:上海書店出版,2011年。(※本書類似字典,對每一個劇本的基礎分析甚有幫助)
(12) 張沖主編:《莎士比亞專題研究》,上海:上海外語教育出版,2004年。
(13) 彭鏡禧主編:《發現莎士比亞:台灣莎學論述選集》,臺北:貓頭鷹出版,2000年。
(14) 彭鏡禧:《細說莎士比亞論文集》,臺北:臺灣大學出版,2004年。
(15) 其他國內學術期刊之相關論文。 
評量方式
(僅供參考)
   
課程進度
週次
日期
單元主題
無資料